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特色:以强化英文与涉外民商法律实践运用能力为基础,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为依托,通过境外学习等联合培养方式,重点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涉外民商事法律人才。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国际视野,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语言与人文基础知识,优异的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熟练的涉外律师实务技能,能够解决国际法律事务、捍卫国家利益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涉外卓越律师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1.专业必修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民法学总论、刑法学总论、民法学分论、刑法学分论、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英语)、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涉外律师实务、环境资源法、法律职业伦理。
2.专业选修课:英美法概论(英语)、欧盟法概论(英语)、国际商事仲裁(英语)、英美合同法(英语)、国际投资法(英语)、诉讼律师实务、法律实务英语、公司法律实务、资本市场法律实务、一带一路国家法律概论等。
培养方式:(一)海外合作。与多国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实务课程、组建教学团队。根据自愿原则,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需参加一次时间不少于三个月的海外交流。
(二)在国内外知名律所、大型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选派优秀学生参与大型国际会议。
(三)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竞争分流机制。学生应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完成学业,不能满足试点班培养要求的,按照竞争分流机制,动态分流到其他法学专业方向继续修读,已获得的学分可以计入总学分。最高分流率原则上不超过试点班人数的30%。
(四)建立面向全校法学专业学生的中期选拔机制,在大一春季学期末和大二春季学期末,根据平均学分绩点和综合表现申请进入试点班,学校根据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组织面试,面试合格者编入试点班学习。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就业方向:国际律师事务所、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外交机构、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机关、教育与研究机构、金融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