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新闻学(纪录片方向)用人文与技术讲述真实

发布日期:2014-02-14 来源:招生就业办 访问:2679次

链接网址:
http://www.shedunews.com/zhaokao/gaokaojiayou/zhuanyedianji/2014/01/17/607558.html

 

 

新闻学(纪录片方向):用人文与技术讲述真实

2014-01-17 13:35:58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高招周刊》    作者:徐晓阳

与新闻相同,纪录片的内涵,很难用几句话去表述清楚。
它是电影之母,是电影最为质朴的形态,却经久不衰。
它根植于自然或人,忠实地记录世间万物的变迁;又积聚人文历史底蕴,在电影电视界中如象牙塔般地位超然。
因此,当上海政法学院在全国率先开放新闻学(纪录片方向)专业时,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轰动。
纪录片人才如何培养?记者采访了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戴元光教授与专业负责人高宏明教授,了解一名纪录片方向要在大学四年中学些什么。

是跨国界的文化桥梁

什么是纪录片?
在戴元光眼中,纪录片的职责是记录历史。新闻的本质是记录历史,让未来的人们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留给后人的都是主观的东西,后人将无法解读现在。
同时,纪录片又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方式。纪录片是跨文化的,全球相通的。它带领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文化、历史、人文景观
它或探讨历史钩沉,或为人物立传,或记录世态,关注星球上的森林、河海与动物。《迁徙的鸟》《海洋》或《故宫》《舌尖上的中国》都是纪录片的一种形态。
几乎所有的非虚构类影视作品都能属于纪录片的范畴。电视台播出的相当一部分节目都属于纪录片范畴,专题、访谈节目、实时报道也是纪录片,只是人们意识不到。
戴元光觉得,中国五千年历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故事多得不得了,能拍的题材太多了。但让人感动、爱不释手的内容挖掘得还不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需要一个让人们都能接受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传播,而纪录片应该承担起这一使命。

掌握上天入海的拍摄技术

在电影史上,技术一直担任着革命者的角色,如魔术大师梅里埃用近乎魔术般的技术创造出《月球旅行记》。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任何一个与电影电视相关的专业,都不会轻视技术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我们培养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学生,要革新阵旧的电影语言与表达方式。专业负责人高宏明曾拍摄多部大型纪录片,在中日合作的《新丝绸之路》中,他是我国第一个使用高清陀螺仪拍摄的航拍导演。他所看到的纪录片拍摄趋势,传统三脚架支撑的拍摄景别已满足不了需求。你看《迁徙的鸟》,是用鸟的视角带着人们领略世界,把一切情怀寄托在鸟的身上,或者 《海洋》,这种''''''''上天入海''''''''的拍摄才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为了也能上天入海拍摄,纪录片专业除了常规摄影、摄像课程外,还购置了多旋仪遥控航拍飞行器与GoPro摄像机。
仅仅如同蛋糕盒大小的多旋仪飞行器,既能让镜头在空中俯瞰事物,也可如蜜峰般飞入教室中拍摄。
一手就能握住的GoPro摄像机,则能进入水底长期拍摄。延时、移轴等摄影器材,在特殊附件支持下记录了这个世界日月星辰的轨迹与变化。
在新闻学(纪录片方向)专业,有关摄像的课程长达一个半学期。课程从常规摄影、摄像课入手,逐步升级到整个特殊器材的拍摄。
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毕业就能工作。高宏明说,纪录片摄影师并非过剩,而是匮乏,央视在拍摄 《苦难辉煌》《互联网时代》时,都囿于优秀摄像师的缺乏,主流媒体不是不要人,他们要的是马上能干活的人。新闻摄影记者和栏目摄影师也是如此。

具备人文底蕴与国际视野

纪录片专业的另一头,是人文底蕴与国际视野。
在高宏明看来,做纪录片,拼到最后比的还是文化底子与知识储备。
为此,上海政法学院的新闻学(纪录片方向)专业开设了与文学、哲学、历史相关的一系列课程。这些课让学生读文献看原著,力度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叙事能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在海外开花,与国际合作拍摄机会越来越多,国际视野也为纪录片专业教师们一直所强调。
在专业课上,专门有教师剖析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向学生分析作品精妙之处。
同时课程设计与国外接轨,通过翻译四本英语教材与四本自编教材,开设两门以上双语教学的课程,与国外学校开展互访与夏令营活动,让学生熟悉国际纪录片的潮流。
将来纪录片走向国际,或是承担国外片子的拍摄,都是可能的,如果什么都不懂怎么行?高宏明说。
这种国际视野,也包括了对国外历史人文的了解。
曾有一名纪录片编导在采访印度教授时,屡屡提到了诸如印度是一个紧紧跟随美国脚步发展的国家”“你是哪个种姓等常识错误或伤人的问题,印度教授当即回答,你怎么能认为我们跟随美国,你怎么不说我们跟随英国?
积累不够,视野不够,容易出现问题。这就是是平日的根基不牢。高宏明说,我们希望培养的,是具有人文情怀,能深度思考的纪录片人才。

纪录片的内在语言

央视前任副台长陈汉元曾总结,纪录片是把话藏着说。
纪录片在看似自然不经意的叙述中,其实蕴含着精雕细琢的内在与自成一体的语言。
正是这种独特的语言,构成了纪录片的魅力。
高宏明介绍,专业专门设有一系列的与纪录片语言相关的课程,来帮助学生把握纪录片语言的内在规律。
如《纪录片的叙事与写作》一课,它的训练内容除了解说词叙事,还包括自然语言的叙事,音乐叙事,同期声叙事,环境声叙事。
高宏明举例,英国有一部纪录片,两个人坐在山包上对话、控诉。对话过程中,火车放气、拉笛、风呼啸而过的环境声出现了七次。照理说在这对话类的纪录片中,这些声音不该出现,但事后剖析,发现那声音是控诉中的叹号、逗号、感叹号!高宏明觉得,这种文字与声音组合起来的全景式的叙事,是纪录片特有的叙事方式,学生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进去,如此做也更符合国际纪录片的潮流。
又如 《纪录片音效设计课》,人物的站位,室内室外的环境,都影响着声音的设计,如果镜头在某人身后,他的声音应该是发闷的,那么在保证声音清晰的情况下,就要给他加一根钓竿来录音,有人喝茶,他的声音就要进来,这个声音响过后,茶水就要出来,这叫因缘的交代。
这种课程,要做的是画框意外的声音,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听画面,看声音'''''''',不看电视,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关于镜头语言的课程,则包括巴赞的长镜头语言,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格里菲斯的景别特色与景深镜头。除此之外,专业教师还将自己归纳的特殊拍摄的语言教给了学生。比如航拍语言,水中拍摄的语言,我们的镜头语言课程起码有三分之一与人不同,另外三分之二的传统镜头语言内容,我们也有新的理解与结构。
曾经,作为象牙塔的纪录片,存在着叫好不好座的窘境。不过如今这一境地正在扭转。
高宏明说:由于纪录片是个电视媒体的象牙塔,已成为衡量电视台创作能力、经济实力、世界影响力的标志
近年来央视成立了微电影频道,凤凰网开设了凤凰纪录片栏目,各个电视台都成立了纪实栏目,使得纪录片销售与播出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大赛也开始涌现。非虚构类相关的电视节目都需要纪录片的人才,你想这市场有多庞大?真正专业的人才只会紧缺。

责任编辑:孙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