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法学(体育法方向)是目前我国高校唯一从本科起点开始培养体育法专门人才的专业。
随着中国在国际体育领域地位的日益凸显,以及体育产业成为全球性新兴产业,体育法专业人才缺口巨大。该专业由学校法律学院和体育法治研究院(全国首个)集合优势资源联合打造。我校是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单位、上海市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会长单位。人才培养将秉承国际化、高起点、精英化的思路,教师团队汇聚了法学、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起草组专家(4人)、中国仲裁委员会(CCAS)仲裁员2人、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期间体育决策咨询专家(1人)、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发展与战略规划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听证委员、处罚委员会(1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法律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专家组成员(1人)、上海市东方英才(原青年拔尖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1人)、国际体育仲裁院上海听证中心咨询委员(1人)、世界体育法协会副主席(1人)。将整合有“国际体育最高法庭”之称的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在上海的听证中心、国内外体育组织、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律师事务所和国外高水平大学教授等体育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网络,实现体育法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国际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及体育法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体育法实务和解决体育法律纠纷能力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信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拥有高尚的法律职业伦理,具备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法学和体育法实务知识的体育法人才。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培养既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又具有从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举办法律实务、体育仲裁、反兴奋剂、职业体育、体育产业等涉及法学领域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和体育法治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1. 专业必修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民法学总论、刑法学总论、民法学分论、刑法学分论、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体育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国际私法、体育仲裁、法律职业伦理。
2. 专业选修课:体育赛事运作、体育产业法律实务、破产法、合同法、体育法实务、公司法、模拟体育仲裁庭、国际体育法、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法学经典著作导读、证据法学、反兴奋剂法律理论与实践等。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良好,既可以到普通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仲裁协会、律师事务所及企事业单位等就职,还可以充分发挥体育行业的就业优势,就业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国际体育组织、国内体育协会、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单位等。